显得美好



几乎每个周末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或在寝室里睡觉,或在自习室里睡觉,不论睡了多少,每天却都在不停的打哈欠,尤其是一次次路过食堂的窗口,看着那些令人产生倦意的饭菜,哈欠一个接着一个,不知道究竟是真的困了还是因为总是重复着这样的动作而倍感困倦。

伏在寝室的阳台上,看着进进出出的人们,不知道他们整天都在忙些什么,出入了哪些地方,疑惑为何自己无处可去而又无所事事。

有的人喜欢独来独往,一个人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一个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毫无拘束,更不用理会什么人情世故,开心了就继续走下去,累了就坐下来歇一歇,没有人会催促你,也不会有人对你抱怨什么,只是一个人,安静的行走,驻足。很喜欢这样的人生,欣赏这样的性格,同样崇拜这样独来独往的人,即便如此,自己却不会效仿,我大概不是一个能够耐得住如此寂寞的人罢。而且我也不会主动接近独行的他们,谁都不会忍心去打破这样一种孤独的美吧?况且他们往往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与这些人交流常常有一种生疏感,他们太过骄傲,自命不凡,而这个世界上真正不平凡的人又能够有多少?

午后的花园,有人坐在石凳上悠闲地翻着书页,在阳光下细细的品味着书中的字句,看起来惬意得很。可我依然不会效仿,觉得还是坐在桌边看书最为舒适。

有些事情之所以显得如此浪漫、美好,只是因为在做那件事情的人不是你,而是他。



一直觉得上大学不仅仅意味着白天背着书包去上课,晚上在自习室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样的生活和高中生,甚至是小学生的有何区别?“大学”代表的不是一个地点、一个处所,而是一段时期,在这段时期里我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应该走出这个实际存在的校园,踏入社会,在其中不断地磨炼以获得更多。可我现在连寝室和自习室这两间囚牢都没有走出,还谈何校园?更谈何社会?

仔细想想,到了大学以来,所有的活动似乎都是以看客的身份介入,从未抱有任何坚定的信念,也就不会有实际的目标等待我去夺取,无论结果怎样,我都会以“重在参与”这样轻描淡写的话语安慰自己,岂不知,倘若没有一个必胜的信念,一个人无论如何也到达不了终点。就拿刚上大学竞选班干部这事为例吧,知道要竞选了,哦,好吧,我也试一试吧,小官不想做,就竞选团支书吧。可是你一个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有什么理由让别人选你?刚刚开学时每个寝室推选出一个寝室长的时候你还畏畏缩缩,不敢承担这份责任,倘若之后真的想要竞选班干部,这是树立威信的最佳时机。最后的结果毫无疑问,你输掉了竞选,这时你又在宽容的用那句“重在参与”安慰自己。

既然没有抱着必胜的信念就不要参与,既然没有要到达终点的热情就不要启程。也许这是我早该体悟到的,虽然迟了些,但还为时不晚吧。

在一个团队中,要时刻给他人以坚定的表情和话语,不要犹犹豫豫,你一个细小的怀疑的神情可能导致整个团队信心的挫败;在比赛的看台上,既然要组织一次人浪就要坚定的跑到看台的那头,不要因为跟随的人太少而跑到一半便停止了脚步,给观众一个坚定的表情,让大家知道无论怎样你都要制造一次人浪,你都会跑到最后,这样响应你的人一定会有很多。

每到周末都喜欢胡思乱想些什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