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上一篇只有一段不足几百个字并且形似微博的日志不说,最新一篇日志写于十月六日,祭奠乔布斯的逝世,合着我为他默了两个月的哀。这两个月我着实不想错过,因为这期间我的生活匆忙异常,甚至在我整个人生轨迹上都是密度极高的一段,所以这篇日志我就来念一念最近这两个月发生的事情。是的,纯记叙文。
乔布斯逝世那天有一群人上午在哀悼他的离去,下午赶在国庆节的尾巴和狐朋狗友庆祝一番,晚上则是暗自惆怅七日假期只荒废剩下一天而已。我自然不是这一群人,因为我从早晨就已经开始惆怅了。刚刚从山东回来没有几天,把游记都已整理安好,放到博客上,自己满意的笑了。每天依然在自习室和宿舍之间奔波,看起来靠谱的很,实则并非如此。自知在济南参加的托福考试涛声依旧,于是每天怀揣忐忑不安与自责在自习室里看美剧,当然,偶尔也会品位提升看美国电影,尽管品位得到了提升,境界得以升华,可是内心的忐忑不安与自责却丝毫没有减少一分。直到某一天,当我打开ETS的网站,忐忑与不安终于消散开来,剩下的,只有自责了。
没事儿,十月二十日还有一次考试,我用善意的谎言不断欺骗自己,是的,没事儿,我想假如那个时候有个人拿测谎仪来问我到底有没有事儿,我都能一边说着没事儿一边让测谎仪无动于衷,自我欺骗是管用的。那十多天的日子我已经忘记是如何度过的了,可见没发生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效率和以前一样,差不多四天一套TPO,口语和作文还都没做,混蛋!如此听来,说这两个月是我人生轨迹上密度极高的一段时间,那我以前的日子得过得多松散啊。别急,还有一个半月没说呢!
时间定格在十二月二十日,我再一次从托福考场走了出来,长吁一口气,骂道,混蛋!历史总是具有相似性,从历史本身我们能够学习到许多,比如即使再考一次托福,我仍旧是一个混蛋。现在想这些总是没用的,所以还是想想回家之后我要吃些什么罢了。是的,十月二十六日晚上我将乘坐火车回家,参加表哥三十日的婚礼,顺便说一下,我是伴郎。
当历史的长河推演到二十七日的时候,我已经踏在故乡的土地上,大口大口地吸着这略带海味的空气。将近十个月没有见过自己的爸妈,令我欣慰的是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并没有变化多少。下了火车一个人回到家中,看着我的书桌上垒满的吃的,便坐过去吃了起来,忘记吃了多久,总之吃的蛮饱的。然后洗了个澡,躺在沙发上胡乱拨着电视遥控器。家中的电话响了起来。「喂,你好?」「在睡觉么?」「没有。干嘛?」「没事……」。回到沙发,过了一会儿,电话又响了起来。「喂,你好?」「没睡觉啊?」「没有。干嘛?」「没什么事……」。重新回到沙发上,拨弄着遥控器,不久之后,你猜怎么着?对,电话。「喂,你好?」「你还没睡啊,不累么?」「我就算睡着了也早被你们俩给折腾醒了!」「哈哈……」调戏自己的孩子其实是父母一大乐事。晚上吃了顿火锅,按照惯例。
在家的日子白驹过隙,而在学校则是一眼万年。时间已经来到十月三十一日早晨,机场临别,但是场面丝毫没有上个寒假那样煽情,毕竟这次离别只会持续两个多月,心中总会有些许安慰。飞机晚点,回到学校组件GIS课正上到一半,我突兀地闯进教室,甚至来不及回到宿舍把背包放下。
对了,在家的第一天晚上登陆ETS网站,发现二十日分数已出,效率极高,我用颤抖的右手食指点开了分数,最终将忐忑与不安重新转化为了自责,混蛋!但此时内心当中「不再考了」的呼唤异常坚定。托福,就到这里吧。
随着回到学校之后时间已经来到十一月份,离最早的学校申请截止日期只剩下一个半月,而这个时候我没写PS,没写CV,没写推荐信,甚至还没有开成绩单,可以说我所完成的只有托福和GRE,并且还那样不完美。从那时开始,每一次家里打来电话,除了关心之外,更多的是焦急,还有催促。因此在那段时间里,每一次和老妈通完电话之后心情都不十分舒畅。既然你做不了什么,那就索性张开双臂什么都不要过问算了,我真想这样说道。
选择学校花费了我很久的时间,除了专业排名和综合排名以外,我对这些学校一无所知,我甚至参照美国各州的GDP来衡量这个学校所在地方的繁华与否。选择好了,重新审视一番,不尽人意的地方很多,重新来过,反反复复。有的时候担心自己选择的学校都太好,最终没有一所会要我;而有的时候又觉得选择的学校不够好,不甘心。其实直到现在我对自己选择的学校都知之甚少,并且丝毫没有把握。在这期间,美国的叔叔来过几次电话,和我讨论学校的问题,我们的观点相差甚远,大概是理想与现实的差别吧,最终仍旧坚持自己的立场,毕竟这是我的人生。经历过无数次更改之后,我不安的对自己说,就这样了吧。然后关掉电脑,爬到床上,不再去看那张打开了无数次的Excel表格。
推荐信是申请过程中最恼人的一项,三位推荐人,三封推荐信,我需要把它们都写好,然后一个一个去找老师,甚至到了今天,十二月六日,还有一位推荐人没有搞定。推荐信让我看到了人情的冷暖,可是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自己不够强大。
PS大概是从上周日开始写的,用了三天的时间写就,然后送到批改网站进行修改润色,之后把CV整理了一番,现在仍旧没有完稿。这段时间每天都很疲惫,也很满,白天不属于自己,只能够晚上来做这些事情,填写成绩单寄送地址的那个晚上,我一直忙到凌晨四点,然后草草的睡了几个钟头,早晨起来之后就去了邮局,把成绩单寄走。一两点钟睡觉已经成为了常态。
忙碌之余我终于决定入手一部心驰神往已久的Kindle,十一月二十九日的晚上在Amazon订购了一部Kindle Touch和一个Olive Green的皮套。本来十二月一日的送货日期一直推迟到了十二月六日,一封邮件和一通电话的抱怨让我换得了$25 USD的Promotional Certificate,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可是我担心的是被Kindle的送货时间困在北京不能够回家,而不在乎这些不知何时才能够用到的优惠券。
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名单昨天流出,本来能够阶段性松一口的吐气又重新咽回了肚里,专业知识的严重匮乏让我不断对自己产生了质疑,可说起来一切只因自己的不够努力,毕竟想要做好还是可以的。焦虑重上心头,统一的口号,健康快乐每一天,实现起来实则困难,至少于我来说。大四的生活并没有前人所述般的逍遥自在,相反是大学四年当中非常忙碌的一段时光,有些事情终归是要自己亲自体验一番的,否则又重新演绎了一幕小马过河的故事。
十二月的来临照例让我很快乐,但是仔细一想,这个十二月对于身边的人来说都将是异常忙碌的,考研之路接近尾声,工作实习的人依旧繁忙。北京的第一场雪,没有一群人再拿着相机在宿舍楼前拍个不停,没有几个人再跑到操场互相扔掷雪球,如今,他们默默地在雪中行走,生怕滑到,他们走向自习室,走向公司,好像一夜之间已不再年轻。他们开始考虑生计,开始谈论工资,甚至谈婚论嫁的话题时而出现。宿舍的人不再齐全,未到分离之时便已渐行渐远。时间开始消磨他们的棱角,终于知道,被这个世界改变,要比改变这个世界现实得多。看见「青春」这样的字眼,甚至会产生悸动的感觉。他们是谁?
我想,多年以后,我大概不会忘记最近这两个月发生的事情,即使没有留下这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