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已过去三周,家门倒没出几次,宅,已经成为我假期永恒的主题,不过我倒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毕竟这样在家里安安静静的呆上一阵子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在家这段日子,除了上网之外,每天必做的事情大概就是看看书了。对于新买的Kindle,仍然处在喜爱它的新鲜劲上。在豆瓣读书上找寻值得看的书籍,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是我耳闻已久并且一直想看的,于是找了一下电子书的资源,下载,很顺利,这是我喜欢这个国家为数不多的理由。也是从这一刻起,对于三毛的热爱,便一发不可收拾。
「撒哈拉的故事」是我读的三毛的第一本书。三毛的书都不厚,每一篇故事亦不长,却又刚刚好。这本书讲述了她与丈夫荷西在西属萨拉哈沙漠里生活的一个个有趣而又温情的故事,读过之后,三毛整个人的性格和样貌几乎都原原本本的在我面前出现。她是善良的,无私地去帮助沙漠里那些以德报怨的沙哈拉威人,一次又一次;她是勇敢的,沙漠中的生活也许简单,但并不轻松,危险是时常存在的,三毛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击退了它们;她是贤惠的,烧得一手好菜,喜欢装点家居,即使在条件极其恶劣的沙漠中,亦能够将自己的天地装扮成绿洲……三毛的情感细腻,三毛懂得生活,三毛是生活的强者。她死于1991年1月4日清晨,死因直到现在仍是一个迷,但我绝不相信这样一个热爱生活并且勇敢的人,会用自杀这样懦弱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之后读的仍旧是她同荷西在沙哈拉沙漠以及加那利群岛生活的故事,「哭泣的骆驼」和「温柔的夜」。这两本书和三毛之前的风格基本相一致,平淡的生活让她一描绘,变得趣味无穷。从这三本书中,能够切实体会到,荷西,这个男人,对于三毛的生活,可谓全部。在看这几本书的时候我便知道荷西不久便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从此无依靠的三毛,不禁替她难过,甚至心碎起来,我不晓得三毛是如何度过荷西逝世之后那漫长的岁月,我不知道当她听到噩耗时是怎样的情形,我不明白当一个人生活的全部突然消失,那会如何,就像充满空气的介质突然变作真空?不平凡的人生造就不平凡的人,可是,我相信对于三毛来说,她只是想做一个平凡的人,过一段平凡的人生,与荷西。
「梦里花落知多少」是这之后的读物,也是荷西走之后三毛的作品。我能够感受到整本书的悲伤,那似乎是在用一整本书来寄托自己的哀愁,和痛苦。第一篇文章中三毛便讨论起「自杀」这个敏感的话题,但是态度却是无比积极的,也是从这一刻起,坚定了三毛并非自杀而死的想法。故事仍旧一个接着一个,我却看不到了三毛的灵魂,荷西的离去距离她文字写下的时间太短,她的思绪定是没有安定下来,但是却又能切实感受到她在努力过着没有荷西的新的生活。记得三毛在书中有过陈述,大意是,荷西在时是一种生活,荷西不在了又是另一种生活,她其实已经跨越了过来,而人们却以为她仍旧停留在以前的生活,人们不懂她,她也懒于解释,因此一遍接着一遍接受着人们对她的安慰,如若换做我,也会觉得疲惫了。是的,她是变了,从她的文字当中能够看到,以前的三毛是极其柔软的,而现在,因为生活变得更加艰难的缘故,竟让她变得愈来愈坚硬了。
「万水千山走遍」记录了三毛在南美洲各个国家旅行之所见,亦是在荷西去世之后的写稿。书中犄角旮旯之处,仍然能够看到「荷西」的字眼,三毛并没有刻意去避讳什么,只是,在这本书中,我仍旧没有看到三毛的灵魂,也许,当荷西离开的时候,三毛的魂便也一同跟随离去。游记是单纯的游记,不再有共鸣,有爱的温存,却很难牵动着我的心,让我也体会到温存。我甚至在豆瓣上给这本书标记三颗星。
三毛的书还有许多我没有读过,但是我决定先放下来,之后的一段生活中不再有三毛,我对她的了解,以及品读,暂时来说,已经够了。未来,我应该会重新找寻三毛的作品,继续去读,但彼时的心境定会与现在的大不相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