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有关于三毛作品的书评,有人说三毛的作品中传达出了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然后便有人辩驳,说真正的无可奈何应该是像白先勇的「台北人」传达出的感情。
无耻的在网络上找到了这本书的电子版,推送到Kindle,书不长,很快便读完了。这本书是由一篇篇短篇小说组成的,大多写就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反映了那个时期台湾人民,特别是台北市民的生活状况。书中的人物基本都是被迫从大陆迁移到台湾的一代人,其中有旧上海百乐门红极一时的歌女,有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有国民党军官的太太们,有达官显贵的家仆,有战时长官的副官……文中不经意之间总会对他们的新旧生活,亦即在大陆时和在台湾时的生活,做个对比。那其中透露出来的,还真的是一股子无可奈何之感。
今天下午,Chrome浏览器上的Gmail插件提示一封新邮件,从北京回到大连之后基本就没有来过电子邮件,怀揣忐忑打开Gmail,Purdue来的信,一堆婉转的措辞之后,生硬的把我拒掉了。我当时有些发懵,没敢相信,打开网申系统查看状态,果然显示的是Application Denied。然后我就盯着屏幕看,不知该做些什么。我之所以对Purdue拒绝我这件事情耿耿于怀是因为当初本没想要申请这所学校,虽然它的专排很靠前,但是综排并没有非常出色,而且地理位置同样不尽如人意。尽管我对它存着些许鄙夷之情,但是最终是我被它鄙视了。二月的第一天收到这样的一份礼物,我着实感到无可奈何。
然后开始思考自己的整个申请是否定位有偏差;假如最后真的就是没有学校收留我,我该如何;接着便想到整个申请过程自己花费的心血即将付之东流,不甘心。想了很多,想得很累,然后我便睡下了。
直到爸妈下班回来将我从睡梦中唤醒。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