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 Ⅰ
在我敲打起这些文字的时候,时间是2012年12月28日下午1点53分,对了,是美国东部时间。我坐在NYU(New York University, Manhattan, NY)的图书馆里,面对着一台操作不是很流利的iMac。如何不流利呢?我用了将近2分钟的时间才弄明白如何使用键盘快捷键来转换中英文输入法。平时使用图书馆电脑的时候,我一般会选择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仅仅因为熟悉,惰性使然,但我今天只是想写些字,在我的印象中,同样是一台英文操作系统的电脑,Mac OS要比Windows更容易找到中文输入法,而且iMac屏幕很大,分辨率不差,再加上按起来柔软舒适的键盘,(学校里PC机的键盘和平常家里使用的键盘差不多,黑色,按起来很硬。这两种键盘的感觉究竟是怎样的不同?我可以打个比方,PC机的键盘好像是钢琴键,需要稍微大一点的力气去按它,而iMac的键盘则更像是电子琴键,轻轻掠过便能够发出声响。)我最终还是如同前面所提到过的,坐在一台操作不是很流利的iMac前。图书馆里零星地坐着几个人,有人把转椅面向落地窗,注视着窗外的Washington Square Park,什么也不做;有人把外套的帽子扣在脑袋上,两只手揣在外套的兜里,低着头,我看不到他是在闭目小憩,还是在盯着桌子上凌乱的纸片,其他人则大多在敲打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手边是一杯咖啡。说起咖啡,我刚刚在星巴克Redeemed a birthday reward,一杯免费咖啡,Barista还祝我生日快乐。哦,我好像忘记说了,今天是我的生日。
从2012年的第一天起我就想写一篇名为「我的大学」的日志,而今天是2012年的倒数第四天,这篇日志仍然没有被实现,此时距离我大学毕业整整半年。(就在刚刚,我看到Numair从图书馆的窗前走过!他背着球拍,应该是去Coles打壁球。我已经整整一周没有见过他了。我在工作的时候永远都不能够专注起来,总是东张西望。)在这个寒假开始之前我便给它定下了计划,Reading,Writing,Studying,Working Out以及Watching Movies。到目前为止的一周来看实现的不尽如人意,Eating,Shopping,Sleeping以及Doing Nothing。好多人说我有自虐倾向,这点我丝毫不加以否认,比如在生日的时候去图书馆,即使不读书也要待在这里。但我还是决定不要浪费这宝贵的一天,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将「我的大学」完成,即使是开始着笔也算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实大学四年记忆的残存已经所剩无几,以至于我可以断言这篇日志的长度将会很短,我甚至不敢保证日志的后一部分会不会比前两段长。
此时此刻的我有些不知所措,因为我不知道我的大学应该从哪里写起,写些什么。残存的记忆只是些碎片,那我就把这些碎片给串连起来罢了。在牡丹园和父母分别的场景我还历历在目,我在公交车上,他们在道边,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妈妈脸颊上的泪水,而我却没有觉得太过悲伤,只是对陌生世界的恐惧。每一次离别似乎都是这样,来美国之前的机场中,看着妈妈爸爸泛红的双眼,我仍旧没有哭泣的冲动。离别之后,他们的生活依旧,只是没有了我,他们要面对同样的房间,在同样的时间起床,乘坐同样的公交车去公司,做同样的事情⋯⋯而离别于我来说,意味着开启了新的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做着不同的事情。我几乎没有闲暇去感伤,去怀念,我的时间被体验、冒险和恐惧所占据。离别永远都是不公平的,一方的挂念总是多于另外一方,这和爱情一样。我在公交车上向他们招手,直到他们远去,我忘记自己当时是坐在车子里还是站着了,总之从那一刻起,我的大学开始了。
我觉得我需要简单描述一下我的七个室友,不论我对他们的感情如何,室友是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顺便说一下,是的,我没写错,是七个室友。我现在的描述和当时见到他们的印象一定大相迳庭,但当时的印象已经无关紧要,而且通过第一印象与此时对他们的记忆相对比,我从此告诉自己,永远不要相信自己的直觉,第一印象都是Bullshit。
鑫是我们宿舍里年龄最大的,但是看起来却很年幼,可能是因为个子不高的缘故。他是广西人,但是家住广州,会说广西话和广东话。鑫喜欢玩游戏,从手机游戏到电脑游戏。记得刚上大学那会他使用的是诺基亚的一款高端智能手机,蓝色的,他不论走在哪里都在摆弄着那玩意儿,事实上他走路和外出的时间不多,大多时候都是待在宿舍里,或睡觉,或是玩游戏。但是鑫很聪明,尽管很少去上课,即使上课也都没有在听,但是期末的分数都不赖,让很多人艳羡不已。大二过后,鑫跟随学校的二加二项目去了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现在依然在那里。关于这个项目我之后还会提到,它是我这大学四年当中的一件大事。
美是广东湛江人,性格比较开朗,个子也不高,但是篮球打得很好,凭借此技能吸引了很多女孩子,人需要有一技之长这句话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我和美不算很熟,大家的生活轨迹相差太多,彼此相处都是客客气气。美时常带在周围学校的家乡旧友来我们这里打球,大家见面打声招呼,但是交流不多。大学第一年过后美申请转了专业,自此以后和我们的交流变得更少了,尽管大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磊是来自内蒙古的,人憨厚老实,但是有自己的想法,他和所有人的关系都很融洽,性格没什么棱角,大家也都喜欢和他相处。磊和美在这大学四年中是最好的朋友,他们有相同的业余爱好,打篮球。毕业之后,磊回到内蒙古工作了,这样的绝对和他的性格还是很相符的。
杰是河南人,性格比较粗线条,行为不定,丢三落四,很有Geek的味道。大一还没有电脑的时候他整天待在图书馆里看电脑报和电脑杂志,大二开始加入学校ACM队,自此踏上了IT民工这条不归路。我一直认为杰是一个很踏实的人,他能够专心面对着屏幕敲着代码待上数不清的日日夜夜,一切事情都是有所回报的,大四上半学期杰找到了腾讯的实习机会,毕业之后留在了那里,工资不菲,和女朋友住在一起,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杰极其崇拜美,崇拜他的性格,崇拜他的生活方式,崇拜他的一切,我曾一度怀疑他是不是爱上了美。是的,你能够看得出来,美在我们宿舍里的威望很高,可谓一呼百应。
景来自浙江台州,大学毕业的暑假我们几个大学同学一同去了台州,住在景的家里,之前的游记有过介绍。景是我们宿舍里年龄最小的,个子也不高,看起来就跟一个大孩子一样,其实性格也和孩子一样,能够看得出来他在家中定是被众星捧月。景是一个满倔强的人,记得大学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俩的相处时间还很多,经常为一些锁碎的问题争论不休,到了后来我觉得这样的争辩毫无意义,于是常常保留自己的观点。世界观不同的两个人是没有办法作亲密的朋友的,但是偶尔一起玩一玩未尝不可,自此我们一直保持者健康的玩友关系。
东是河北香河人,香河肉饼是他一直引以为豪的事情。东是一个刚刚相处起来觉得很好玩的人,但是熟络以后经常会被他的行为和问题搞到崩溃。他喜欢问显而易见的问题,他的性格有些偏执,不喜欢妥协。但尽管如此,东是我们宿舍里和我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我们还一起去了泰山和曲阜,天津也是在他的陪伴下一同前往。他其实向我倾诉过很多事情,一些事情只和我一个人说过,我以前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快乐的人,因为他经常在傻笑,但后来我渐渐明白原来他并不像表面看起来一样快乐,烦恼的事情也很多。并且在他童年和青少年期间,学校和家庭对他的性格塑造起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利是辽宁阜新人,个子很高,长得也很干净,初看起来给人很阳光的感觉,而且还是同省人,因此在刚刚开学的时候我便锁定了利作为自己大学期间的朋友。起初我们的关系还很好,直到某一天夜晚他发来了两条我以为他发错人的短信,我现在已经记不得内容是什么了,当晚我找到他和他聊到很晚。利认为我瞧不起他,但是我并没有,那晚他在我面前哭了很久,他谈起了复读的一年给他心理带来的阴影,以及小学某一次老师对他恶狠狠的批评影响了他的整个人生。我们说了很多当晚,事后我们一起走回宿舍,我以为一切事情都已经解决,可那之后发生的一连串他针对宿舍里不同人的事情让我知道远没有这么简单。大学前三年,利还只是早出晚归减少与我们的相处时间,但到了第四年,我们已经很少能够看到他出现在宿舍中,毕业设计期间就连导员都找不到他在哪里,整个人好像从这个世界上蒸发了一般。除了惋惜我不知道自己对他还有着怎样的感情。
这便是我宿舍里的七个舍友,来自天南地北,每个人都是那样独特,大学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和除了父母以外的人一同生活四年如此之长的地方。
上文讲到和父母在牡丹园分别的时刻,在这里我想要补充一下,那天中午我们吃的是烤肉,而且在吃饭之余还买了一个网球拍。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Thank you again for all the knowledge you distribute,Good post. I was very interested in the article, it's quite inspiring I should admit. I like visiting you site since I always come across interesting articles like this one.Great Job, I greatly appreciate that.Do Keep sharing! Regards, check this link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