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一篇「我的大学」已经一个多月过去了,回忆或者总结这类东西就是需要趁热打铁,在记忆随着时间模糊之前赶紧记录下来,不然呢?不然就像我之前两篇的「我的大学」一样,一边翻看着以前的日志,一边查看微博的 Timeline,最后写出来的东西好像是对社交网络的总结,而不是生活。所以很多东西重复讲述了两次,不同的只是陈述的方式和语气,当然还有记录下来的时间。患有拖延症的我已经进入了疾病晚期,眼看着 Gmail 信箱里一封一封的未读邮件,却迟迟不肯点开它们查看或者回复,就好像以后都不用在意它们一样。
如同我刚才说的,我之前两篇对大学的总结一点都不像是总结,所以我准备修改叙事方法。仅仅将自己脑海里残存的对大学的记忆写下来便好,无需仔细查证某时某刻发生了什么来唤醒自己的记忆,这些事情往往是无关紧要的。
时间推移到大学二年级。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整个大二,我会选择「折腾」。其实从刚刚走进大学校门开始,我便开始思考毕业之后的出路,选择无非是在国内读研和出国读研,工作完全没有纳入考虑之中。美国一直是我追寻的人生目的地,尽管我从未感受过美国是什么。那个时候的我坚信自己总有一天会踏上那片富饶的土地,并且不是以游客的身份。因此,出国留学,更准确地说是到美国留学便是我当时的目标。随着自己不断地成长,我渐渐意识到自己的理想是基于牺牲父母悠闲无压力生活的这个事实,于是开始重新思考毕业之后的路,并且重新塑造自己的梦想,这次要基于现实。由于我只有两个选项在考虑之中,所以这不是一个多么艰难的抉择对我来说。这样的思想转变发生在大一的下半学期。而再一次的转折发生在大二伊始的某个夜晚。
那天晚上我在水房碰见了杰,他顺口问起我对学校网站上新登的留学项目有没有兴趣,而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起这件事情,于是向他表示自己完全不知情。回到宿舍之后我查看起学校主页,这是一个二加二项目,学校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之前有两届学生前往,去到那里之后必须学习地球科学专业。滑铁卢大学在加拿大的排名不错,算是知名学府,尤其是计算机专业,在整个北美都占有一席之地。我动心了,但更多的是纠结,转专业这件事情让我犹豫不决。而就在这时,我突然听说了一位学长的事迹,他本身也是计算机专业,参加了这个项目,去之后便选择计算机相关课程,然后以全A的成绩结束第一学期,并死缠烂打追着计算机所属学院院长请求转专业,最终他的诚恳、坚持以及优异的成绩终于打动了学校,院长同意收纳他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就是在这个激励人心的故事的激发下,我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这个二加二项目。
之后的生活紧张并不安着。我开始拿起英语书本细细地啃读起来,可以说我学习英语最原始的动力来自于滑铁卢大学,在这里向滑铁卢大学表示感谢。我面临的第一次考验是在我们学校举行的笔试,而那时我才知道原来学院路这里很多学校都与滑铁卢大学有着项目的交流,只是交流的专业不尽相同。笔试的进展还算顺利,起码考试结束的一刹那我没有绝望的感觉。但是接下来的面试便让我惶惶不安了,十一国庆节之前到处打电话给各大英语培训机构询问有没有黄金周口语速成班,然后得到一个又一个否定的回答。而我的生活在坚定意志和后悔决定之间不断的交替着。面试进展的也算顺利,问题都能听得懂,回答也算马马虎虎。
大二的第二个学期我报了一个新东方托福班,意在提高英语能力。虽然事件与目标的匹配度不高,(没有人学托福是为了提高英语能力,这类课程考试针对性太高,主要讲解相关考试技巧而非提高综合能力。)但却误打误撞上了之后又一轮的毕业意向转变,由此可见我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真是差到令人发指的地步。2010年春季学期的开始进展很顺利,我为自己办了护照,这个曾经认为神圣无比的身份证。每周末去新东方水清木华校区上托福课,因为知道自己不会参加托福考试,因此倒也没有很认真的听课。之后收到了滑铁卢大学的录取信,我发现所有申请人都收到了它,我渐渐意识到之前的笔试和面试只是为了让我们感觉这个项目很正规,而作用则根本没有,但是令我开心的是在我的录取信中还有一份奖学金,我记得是3000多加币,而奖学金并不是人人享有。学校二加二项目的负责人帮我们联系中介签证,就在这个当口,我打算不干了。就像我之前提到的,即使在我拿到滑铁卢大学的录取信之后,坚定意志和后悔决定仍旧在我的思想舞台上不断交替上演,去到那里之后我有决心一定能够转到计算机专业么?没有。我想学地球科学么?不想。在这里我想要说明一下,其实我对计算机的热情真没多少,只是我一直认为本科应该学一门科学或者工程相关专业,而硕士学位最好学习一下人文或者经管相关专业。只是相比较起地球科学来说,我宁愿继续我的计算机专业,更别说滑铁卢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又是如此优秀。当初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大连理工、南京航空航天以及华南理工大学纷纷与我说再见之后,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补录志愿当中我只填下了自己认为感兴趣的专业,并且没有勾选服从任何专业选项,可见我对地质类专业的不热爱是有多强烈,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做决定的草率,在之后等待结果的过程当中没有选择服从专业一直是我担惊受怕的地方,即使现在想来都觉得后怕。但是放弃滑铁卢大学的这个决定是经过我深思熟虑之后的所作出的,即使现在想来也没有一丝后悔之情。
托福课在期末考试之前结束了。因为我放弃了二加二项目,理所应当的又需要思考毕业之后的出路,只是这一次我丝毫没有犹豫,美国。我报名参加托福考试,这次我是逃避不了它了,时间是暑假的末尾。于是我决定这个暑假留在学校准备托福考试。在学期结束之前恺找到我希望和他一队参加开学初的数学建模比赛,我欣然参加。我可以说整个暑假我没有背一个单词,倒是吃了许多禾地家的韭菜水饺,就着冰镇七喜,直到现在我都无法忘怀这绝美的组合。托福考试当天是数学建模进行的第二天,我去北京大学考点打了个酱油,奇怪的是当考试结束的一刹那我竟然有一种释然的感觉,尽管我对这次考试没有付出任何努力,甚至考试之前的担心都没有。和每一个假期结束之时一样,我痛恨着自己,懒惰,和不思进取。考试结束之后我回到学校,走进数学建模教室与我的队友会合。数学建模报告提交截止日期之前的那个夜晚,整个教室灯火通明,所有人通宵达旦,而我负责撰写整个报告,几十页的文字一个一个敲打,我不禁疑惑起来,为何要这般折磨自己,无奈最终也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清晨的曙光预示着提交截止时间的到来,虽然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这三天都在胡写些什么,但是从大家脸上欣慰的笑容看得出来,每个人都很开心这该死的数学建模终于结束了,我们可以收拾收拾睡觉了。
哦,在数学建模结束的这天早晨,我开始了大三的生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